贵州蚂蚱养殖,蚂蚱养殖困难
蚂蚱养殖困难问题
养殖蚂蚱准备和管理技术
养蚂蚱的前期准备
养蚂蚱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棚的高度为1.5-2米,4月底必须建设好。棚的面积根据蚂蚱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起初养一万只蚂蚱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60-90粒,随着蚂蚱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
蚂蚱的管理
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上或者木板上铺3-5厘米厚,然后将购来的蚂蚱卵均匀地撒在上面,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15天的孵化,到“五一”前后,蚂蚱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 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斤蚂蚱在260-340个)或留种产卵了。在1-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
养殖蚂蚱准备和管理技术(2)
养殖蚂蚱的注意事项
1、蚂蚱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蚂蚱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蚂蚱会不采食而死亡。
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早脱皮的蚕食等。
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蚂蚱死亡 。
5、如果蚂蚱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
6、蚂蚱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
蚂蚱养殖卖不出去
那可能是因为大棚内温度低,蚂蚱养殖温度得达到30度以上才适合蚂蚱的生长繁殖呢。
蚂蚱养殖困难问题研究
养蝗虫好处是蝗虫养殖前景广阔,因为它为解决目前社会面临的一些棘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本身就是优异的生物资源,再者也可将农田杂草等转化成可利用的蛋白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和应对资源短缺的好对象。坏处是养殖不好会血本无归。
蚂蚱养殖效益
现在蚂蚱的价格在20元/kg,所以蚂蚱的产值在5600元,除去养殖成本的话,那么总利润在2600元。
种苗费用:蚂蚱购买一次可以多年繁殖,所以只需要投入一次种苗费用即可。正常情况下,一亩可以养殖大约2万只蚂蚱左右,每个蚂蚱卵的价格大约在0.1元,因此一亩便需要2000元左右。
大棚建造费用:在养殖蚂蚱时,为了防止蚂蚱逃走,危害周围农作物,大棚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蚂蚱养殖大棚可粗糙建造,费用可控制在300元左右。
人工费用:由于养殖数量是比较多的,因此在前期养殖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成本。例如投喂饲料、水电管理等,大约需要500元左右。
杂费:蚂蚱的食性非常广,基本上只要是牧草便可食用,因此饲料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准备约300元的饲料,然后加上水电、天敌防治等杂费的话,大约需要500元左右。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养殖一亩蚂蚱的成本投入大约在3000元左右。
养殖蚂蚱销路问题
主要是销往山东、河南、河北等爱吃蚂蚱的省份和地区。也有一些是销往广东和湖南等南方地区。
其实养殖蝗虫找销路并不难,目前国内外好多地方都有吃蝗虫和其他昆虫的习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重视,蝗虫市场将会越来越宽阔。蝗虫养殖的效益非常高,可以说是投资小、风险小、利润高。
人工养殖蝗虫的条件很简单,只要食物充足,养出来的蝗虫就会个大、成活率高。蝗虫几乎我国各个地区都可以进行养殖,一般的话,东亚飞蝗北方一年可以生产2代,南方一年可以生产3代,还有的地区是进行周年养殖。养殖的面积应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每养殖1亩地的东亚飞蝗要种2亩地的牧草来喂养,养殖1亩地的棉蝗也需要有1亩地的牧草来喂养。
蚂蚱养殖困难问题解决
做什么都有风险,没有零风险的投资,蝗虫养殖是属于特色养殖,现在国内有规模养殖基地还不多。相对其他养殖来说,成本比较低,见效比较快。
如果是小规模的养殖,300个平米,首期投资3000--5000就差不多了,一年三茬,现在已经出现一年四茬甚至五茬的养殖户了,技术性要求比较低,只要把握好温度,湿度,最重要的是防蚂蚁之类的虫害和保证食料。可以说风险还是比较低的至于效益好不好,就要看你怎么具体做的怎么样了。
如果孵化的好,食料供应及时,没有虫灾之类的影响,第一年基本能收回成本吧,最主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养殖蚂蚱有什么风险
1、生产养殖场所
蝗虫越冬生产养殖网棚的总体结构呈“仝”字型,高度(棚顶)为2.0-2.2米,底宽4.0米,中间预留1.0米的操作过道,两侧生产区域宽度各保持1.5米。采用角铁、钢管、竹竿、竹片等做支架,尼龙纱做外罩,开口处采用拉链或胶链,四周于地面固着,围铺石灰垅,外侧挖设排水沟。具体尺寸也可根据条件加以调整。区域栽培相应的饲料植物,支架立柱设置饲料架。中间过道可以作为绿色植物芽苗饲料送入的通道。
蝗虫养殖
蝗虫养殖网棚建设要选择平坦、向阳、具有一定面积的场所,同时考虑安全防护问题,建设简易温室大棚,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必须覆加一层网纱。建设一个40㎡的温室网棚大约需要投资1200元,如建简易大棚则投资更少,投资约400元即可。为了提高产量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全年循环连续生产,冬季必须要升温,这样增加了加温设施及煤的投入。
棚内的布局要合理,过道、饲料架等间隔便于生产养殖操作。
特种养殖:黄粉虫冬季管理和五点经验,黄粉虫养殖创业,投入少、风险小
2、饲料
人工越冬蝗虫生产养殖所用的饲料有两种,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天然饲料为温室高密度栽培的玉米苗。人工饲料配方:60%-80%玉米秸秆糠粉或混合粉,10%-20%玉米面,5%-10%豆面、豆饼或豆粕,2%维生素及多盐、味精、糖混合物,2%骨粉或鱼粉,适量酵化剂。
3、环境条件
东亚飞蝗适应温度一般为17℃-36℃,温度越高,取食越旺盛。6-7月份出现的夏蝗羽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成虫在土壤中产卵时,对土壤的硬度与含水量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成虫喜欢在比较坚硬的土壤中产卵,产卵最适合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东亚飞蝗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蝗蝻发育的起点温度为 18℃,但整个生长期至少需经历日平均气温25℃以上的天数达到30天,才能完成其发育和生殖。
冬季管理要点(地温、气温、光照)发育起点温度为15℃-18℃,因此,生产场所的地温最好保持在20℃以上。
4、蝗卵保存与孵化普通冰箱
在-5℃-5℃的范围内,可保存蝗卵。普通温箱要求温度变化幅度为10℃-40℃,最好带有玻璃门,当温度调节到30℃-32℃时,可用于蝗卵的孵化。
蚂蚱养殖注意事项
刚出生的小蚂蚱是很脆弱的,而且食量也很小,通常可在棚内放置一些新鲜的玉米、小麦以及嫩菜叶等供小蚂蚱食用,一般可以持续到它们的第一次蜕皮。
而脱皮后,小蚂蚱的食量仍然不是很高,至少要等到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正式的蜕变,这时我们要保证棚中有充足的食物。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小蚂蚱在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移动它们,不然死亡率极高。
养蚂蚱怎么养殖技术
青蚂蚱养殖技术吧。
1、场地选地
蚂蚱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是一种害虫,所以养殖地应选在远离农作物以及水果种植的地段,并且阳光要比较充足、排水系统较好的沙壤,最后就是养殖场地应该要很安静,因为,蚂蚱很怕人和声音,如果比较闹它们就会逃跑甚至绝食。选好常地之后就要建立好养殖棚,棚高两米左右,并且将养殖棚进行消毒杀菌。
2、孵化管理
蚂蚱的孵化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调控,首先我们要将刚采购进来的蚂蚱卵轻轻的放入养殖棚中,然后选择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土整平,再将蚂蚱卵均匀的撒在上面,用细土掩盖,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左右,同时需要利用日光灯进行照明,因为每天至少要保证十二个小时的光照时长,一般十到十五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功。
3、幼虫管理
刚孵化出的幼虫是很脆弱的,而且适量也很小,我们可以在棚内放置一些新鲜的玉米、小麦以及嫩菜叶等,一般可以持续到它们第一次蜕皮。等到一周左右小蚂蚱就会慢慢的蜕皮,此时他们适量还是不大,至少要等到它们脱了三次皮以后才算正式的蜕变,这时我们要保证棚中有充足的食物。在幼虫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移动它们,不然死亡率极高。
4、饲料管理
蚂蚱的养殖成本很低,对它们来说绿色植物都可以是食物,所以日常的饲料就是嫩草、嫩菜叶,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了,但如果想要蚂蚱长的更快更肥,那么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玉米粒、小麦、高粱、谷子、麦秆粉等之类想对比较有营养的食物。
5、成虫管理
蚂蚱从幼虫蜕变为成虫一般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次期间我们只需要注意养殖场内的温度、水分以及饲料即可。其中成虫比较重要的一件是就是进行交配产卵,最好是在蚂蚱十五天左右的时候进行,并且在产卵期要控制食量,这样产卵率会有所提高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