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养殖模式,大水面养殖的基本要求
大水面养鱼技术
冬天北方天气天冷,可以考虑移盆入室,但放鱼盆的室内不能有油气,也就是说,不能放在厨房,因为油气落入水面,会造成鱼缺氧。移到室内的鱼缸还要朝阳,提供充足的光照。
一旦温度低于2℃,就不要给鱼喂食了,喂了也是白喂。一般温度低于12℃就要减少喂食量,5-10℃为一个喂食标准,2-5℃再拉长喂食周期。
如果坚持在室外养鱼,要记得气温降到零度及以下时,做好破冰准备,因为水凝结成冰浮在水面,可能会导致鱼缺氧。
古法养鱼比较考验技术,不是想养就能养活的。好在科技的力量可以让很多难以做到的事情变得简单。
大水面养鱼密度
根据自身养殖条件,预先估计你能在这种条件下,能达到多大的产量,从而确定你的虾苗放养数量。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同设施条件,放养不同密度。由于虾子个体相比鱼类来说,个体小得多,放养密度相对较大,一般按照万尾为单位进行放养,分为三类:
(1)每亩水面放养数量大于4万尾,就可算是高密度,应该实施精养;
(2)每亩水面放养数量1-4万尾,就可算是中密度,应该实施半精养;
(3)每亩水面放养数量小于或者等于1万尾,就可算是低密度,应该实施粗养。
大水面养鱼技术要求
答四十亩水库养鱼,每亩水面可养1000条,四十亩则可养鱼四万尾鱼,可以四大家鱼混养比较好,可以养鲫鱼30%12000尾,鳊鱼20%8000尾,草鱼25%10000尾,大头鲢鱼25%10000尾,做到上有大头鲢鱼,中层有草鱼,水库底层有鲫鳊鱼,这样资源充分利用,各得其所,这水庫主样养鱼较好!请审核!
大水面养殖的技术要点
网箱规格
既然是小网箱,其体积应以1-4立方米为好。网箱的形状应做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可采用聚乙烯网片,网目的大小应根据鱼的大小而定,如鱼种进箱时体长为4.3厘米,网目应为1-1.1厘米;如果鱼种体长为11.6厘米,网目应为2.5-3厘米。这样设定网目,不但利于水体交换,而且,又不能使鱼外逃。
2.网箱制作与放置
原则上,应用比较密的网片作底,这样,可避免饵料散失。在网箱顶部高出水面10-15厘米处加一黑色网盖,用以防止阳光直射和食鱼鸟的骚扰。在水域放置网箱时,应成一字形排列,网箱之间的间距应设定为2-3米。网箱的底部应距水底0.5米以上。
3.设置饵料台或饵料导管
如果采用浮性颗粒饵料饲喂,一定要设置一个占网箱面积25%的饵料台,饵料台无底无盖,四周 下沉水下40厘米,浮出水面20厘米。如用沉性颗粒饵料,则要制一个漏斗形饵料导管,导管直径10厘米,固定在网箱中间,导管底部距网箱底部30厘米左右。
网箱放置地点的选择
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都能够进行小网箱养鱼。为了防止水质富营养化,放养小网箱的面积只能占总水域面积的3%以下,并且,要选择水位稳定、流速不急、距离堤坝或河岸较近的地方放置网箱。
大水面养殖技术
一亩地能圈养80头左右的猪,一亩地能放养200只鸡左右,一亩地能圈养2000只鸡左右。
圈养猪:
1、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大水面养殖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大水面养鱼技术视频
菜品原料
猪大排:2块
盐:1茶匙(5g)
白砂糖:2茶匙(10g)
鸡精:1茶匙(5g)
红椒:1/2个
老抽:1汤匙(15ml)
葱、姜、蒜:适量
腰果:50g
制作方法
1、首先将大排清洗干净,用餐巾纸吸干水分,放在案板上,用刀背横竖拍一下,这样肉质就会很软,然后每块大排上都拍上生粉,将葱切段,姜切片,大蒜去皮敲扁。
2、锅里放油,油稍微多一点,把大排放进去煸,注意一块块摊开了去,一次放不下分几次放,煸到两面发白的时候捞出来。
3、剩下的油放入葱、姜片、蒜、干红椒煸出香味,把大排放进去炒匀,喷料酒,然后加上酱油,放入八角香料,放酱油要适量,然后加水,水面淹过大排表面就可以。
4、盖上锅盖,锅开了把大排翻一下,改小火再煮几分钟,然后加糖,开大火收汁,这时候要多翻炒,因为大排是经过上浆处理的,汤汁很快就很浓了,然后加味精就可以起锅了。
大水面养鱼技术要点
1/6选择鱼缸,养鱼的鱼缸可以是陶瓷做的,也可以是玻璃做的,当然塑料盆也是可以的,不过选用的时候尽量用稍微大一点的缸去养鱼,这样鱼的活动空间相对会多一些,而且养的鱼也可以多养些,缸的材质自己选择,一般陶瓷、玻璃用的多。
2/6选择要养的鱼,养鱼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要养的鱼,一般在室内养金鱼的比较多,但也有养其它鱼类的,尽量选择生命力强的、体型适中的,这样不仅容易养活,而且也不怕长大后对缸内空间有过多的影响。
3/6缸内适当摆设,一般在缸内养鱼主要是为了观赏,那么你可以在缸底放些石头、细沙之类的,以及一些水草,水面可以种一些水上植物,这样不仅能够为缸内的鱼提供必要的氧气,还能增加鱼的活跃度。
4/6少量喂食,一般每次给鱼喂食食物尽量不要过多,不然容易因鱼一时没有吃完,而让食物出现腐败的迹象,这会影响缸内的水质,以至于影响鱼的生长,所以一次喂食尽量合理控制,鱼吃完就好。
5/6适当换水,养鱼水是很重要的,平时需要多加注意鱼缸的水温,以及水里是否太过混浊,水的气味是否出现难闻等等,像秋冬季节一般鱼缸一个月换一次就可以了,换水的时候尽量少对鱼产生伤害,将缸底清理干净,然后注入清水。
6/6及时医治,如果有时缸内出现病鱼,如果感觉自己能够医治好,可以继续治疗,最好有条件的可以将它分离饲养,如果鱼儿不好医治,可以捞出将它放生了,这样是再好不过了,所以一定需要注意鱼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养殖水鱼技术
在家养殖甲鱼时,要准备一个矩形的玻璃鱼缸,然后向其中注入水分,将水深保持在30厘米以上,再将生长健壮的甲鱼放入其中,最后将鱼缸放在朝南的窗边或阳台,为甲鱼提供散射光照。
养殖期间一般2-3天给甲鱼提供一次饵料,以猪肉、牛肉、鱼虾、动物内脏为主,并将其切碎呈肉糜状,便于甲鱼进食,但夏季温度较高时,要每天喂食一次,而且为了不影响水质,最好在鱼缸内安装一个露台,将饵料堆放在露台上。
在家养殖甲鱼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变化,可以每隔2-3天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四分之一,以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更换的水源最好使用无污染的河水、湖水,自来水需要晾晒一周后使用,避免氯气影响甲鱼生长。
水里养鱼水面种菜技术
家庭鱼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Aquaculture)与水耕栽培(Hydroponics)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鱼菜共生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三点:第一种植方式可自证清白。因为鱼菜共生系统中有鱼存在,任何农药都不能使用,稍有不慎会造成鱼和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第二鱼菜共生脱离土壤栽培,避免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鱼菜共生系统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都远低于传统土壤栽培。第三鱼菜共生系统蔬菜有特有的水生根系,如果鱼菜共生农场带着根配送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蔬菜的来源,避免消费者产生这个菜是不是来自批发市场的疑虑。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