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养蜂面临雨水多-怎样预防和处理水淹蜂群呢
7月份养蜂面临雨水多,怎样预防和处理水淹蜂群呢?
每年6~8月份,进入雨季,天气炎热,雨水频繁且多暴雨。此间,大雨将蜂箱给泡了,蜂群有的被直接淹死,有的被淹个半死。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发生此类问题后怎样处置蜂群?
选场地防洪水
蜂群不放在低洼处、水头上、河谷(坡)内、山沟中,这些地方,一旦雨大积水或山洪暴发,就会发生上述水淹(冲)蜂箱事件。
轻者水漫蜂箱,蜂群受损,重则蜂被冲走,甚至造成人身安全。另外,还有些养蜂人,为了图方便,抱着侥幸心理,阴凉或靠近景点,忽视上述隐患地势,将蜂群置于危险位置,从而为水漫蜂箱埋下隐患。因此,夏季应将蜂群摆放在高燥、向阳的疏林下。
防雨水漫蜂箱
置于低洼处的蜂群,预计遇下雨、积水会出现水淹蜂箱问题时,首先将原蜂场画地图,标记好每箱蜂的位置,然后及时将蜂群搬到高处集中码好,白天对蜂群遮阳(如有条件),不停地用水喷洒蜂箱巢门,减少蜜蜂外出,待洪水退去,将蜂群送回原位。如果有遮光保温罩等,亦可遮盖蜂垛,但每隔几小时需打开通风并对箱门喷洒清水。
及时、正确处理洪水损害的蜂群
1、水淹蜂箱
如果雨水埋着巢门但没有漫过隔王板,造成部分蜜蜂淹死、部分存活,蜂王也在。处理方法是:放弃巢箱所有巢脾,清洗巢箱,将继箱优质巢脾移到巢箱,保持蜂多于脾,防治蜂螨,少量奖励饲喂。平稳繁殖逐渐恢复。
如果雨水漫过隔王板,蜂王和大部分蜜蜂死亡,少部分蜜蜂存活。处理方法是:所有巢脾化蜡处理,将余蜂以3~4脾为1群,然后从相邻蜂场引进老王及蜜脾1张,加巢础,防治蜂螨,少量奖励饲喂,从零开始繁殖,保证现有蜂群能够越冬。
如果整个蜂箱被淹,蜜蜂死亡,则放弃所有巢脾,清洗蜂箱,重新购买蜂群饲养。
2、水冲蜂箱
山洪到来,首先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抢救蜂群。
处理措施是:将蜂移至高处,巢门洒水,减少蜜蜂外出,等待洪水退去再安置蜂群;抛弃被水浸过的所有子脾,缩减蜂群巢脾数量,蜂脾比相称或略多。
如果部分蜜蜂在蜂场附近聚成大团,就在傍晚分割蜂团,每群3~4脾足蜂,无受水浸巢脾2张,巢础1张,介绍产卵蜂王或与受损严重的蜂群合并,少量奖励饲喂进行繁殖。
3、蜂群被埋
如果蜂群被山体滑坡的泥土掩埋,则要待雨水停歇,及时抢救蜂群,对抢救出来的蜂群,如有蜜蜂存活,则放弃子脾,重新繁殖,使蜂多于脾,防治蜂螨,少量奖励饲喂。
所有被洪水造成损失的蜂场,可请人帮忙,快速清洗完蜂箱,分置好蜂群,然后将蜂场尽快转移到别处繁殖。对箱遮阳,喂糖少量,坚持喂水。
尽量避开低洼处,也要避免在山沟处放置蜂箱,也要预防雨水,要做好防水处理,也要适当的抬高风箱。
需要注意位置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在一些低洼处进行设置,不要去一些山沟,或者容易发生山洪爆发的地方。
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尽量不要放在非常低洼的地方,需要注意高度,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夏季如何给蜜蜂遮阴?
随着夏季的到来,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养蜂人进行“调脾”工作之后,将蜂箱放置在可以“遮荫降温”的地方
春季结束之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这时强群内“蜂多于脾”,强群内蜂巢脾上子圈扩展较好,养蜂人可以用“抑强扶弱”的方法,将强群内的“封盖子脾”提入弱群,同时,将弱群内“未封盖子脾”提入强群,不仅可以帮助强群减少蜂蜜的消耗,还能帮助弱群补充工蜂数量,提高弱群内工蜂的采集积极性和哺育积极性,有利于弱群的繁殖发展。
随着夏季的到来,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这时蜂箱内的气温较高,养蜂人为了帮助蜂群“调节巢温”,养蜂人可以将蜂巢脾之间的距离加宽,增加蜂群内空气的“流通性”,养蜂人在加宽蜂巢脾之间距离的时候,先将蜂群周围的蜂巢脾往外挪动,蜂巢脾之间保持在1.5公分左右,当夏季到来的时候,再逐渐加宽蜂群中间位置蜂巢脾的距离。
“春末夏初”的时候,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养蜂人可以将蜂箱放置在“遮荫”的地方,蜂巢门口向着西南方向,避免阳光直射蜂巢门口,有利于蜂群进行采集工作,同时,蜂群内工蜂在“调节巢温”的时候,工蜂需要采集较多的水,养蜂人可以在蜂箱门口摆放喂水盒,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蜂巢内气温较高的时候,有利于蜂群进行“调节巢温”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减少工蜂采集水的工作量。
养蜂更好的利用场地,蜂箱并列摆放,处理“偏集”的方法有哪些?
在饲养蜂群的过程中,蜂场的选址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一块适宜蜂群繁殖发展的地方,为了能够饲养更多的蜂群,蜂场内摆放蜂箱采用“并列摆放”的方法,能够让有限的地方内饲养更多的蜂群,这时蜂箱之间的距离较近,蜂群就容易出现“偏集”的现象,蜂群偏集会危害蜂群的繁殖工作和采蜜工作。
蜂场内蜂箱并列摆放,意蜂在并列摆放蜂箱的时候,蜂箱之间是紧挨着的,中蜂则不同,中蜂采取两个蜂箱一组,每组蜂箱间隔半米左右的距离,提高工蜂的认巢能力,避免蜂群偏集的情况出现,同时,并列摆放蜂箱的中蜂群,中蜂在更换新蜂王的时候,处女蜂王交尾的过程,蜂巢门口需要摆放标记物,双王群的蜂巢门之间还要设置隔板,提高蜂王的认巢能力,避免新蜂王回巢的时候,新蜂王误入巢门的情况出现。
蜂箱并列摆放,预防蜂群出现“偏集”,单王群和双王群的管理措施强群和弱群放置在靠近的位置,强群蜂巢门口的工蜂出巢率较高,容易吸引旁边弱群采集回巢的工蜂,导致弱群采集工蜂数量减少,影响弱群的繁殖发展,这时养蜂人可以通过“抑强扶弱”的方法,将强群内的子脾调入弱群。这时弱群内新蜂羽化出房之后,新蜂在试飞的过程中,也会重复出现上面这种情况,所以,强弱蜂群不适宜并列摆放,当蜂群群势差异较小,可以进行蜂箱并列摆放。
蜂群群势差异较小的2箱蜜蜂,采取“前低后高”的方式并列摆放蜂箱,蜂群容易受到地形和风力的影响,当两排并列摆放的蜂箱,在流蜜期的时候,工蜂采蜜回巢的过程中,蜜蜂负重飞行到蜂场位置,这时工蜂无法准确的降落在蜂箱巢门口,养蜂人在检查蜂群的时候,会发现并列摆放的蜂箱,越往前面的蜂箱巢门口工蜂的数量越多,这也是流蜜期的时候,由于地形导致工蜂出现偏集。
蜂箱并列摆放的时候,蜂场的“上风口”位置也会导致蜂群偏集,工蜂在采集回巢的时候,受到外界大风的影响,将工蜂给带跑偏,工蜂偏集到“下风口”的蜂群。
双王群出现偏集的现象比较常见,隔王板两侧的蜂群内蜂王控蜂能力差异,弱群的一侧工蜂跑到强群,这时养蜂人可以采用“互换蜂王”的方法,或者给弱群更换一只日龄和品质相仿的产子蜂王,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同时,养蜂人还可以采用“调节蜂巢门”的方法,双王群内强群一侧的蜂巢门缩小,增加工蜂进出的拥挤情况,双王群内弱群一侧的蜂巢门扩大,吸引外面的工蜂进入蜂巢门,减弱双王群的偏集情况。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