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的养殖,淡水鱼的养殖利润有多少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它不容易生病,这个鱼的抗病能力非常强。
第二,养殖它能够尽早的体验这个繁殖的乐趣。因为这个鱼一旦性成熟之后,会自行在缸里进行配对,这个鱼会直接的生小鱼,大概养三个月以上,基本上缸里面就能看到一些小的红鱼的苗子 。大概刚出生的话,有五个毫米左右。
养淡水观赏鱼水注意什么
冷凝水是可以养鱼的,具体步骤见下文。
空调里排出的冷凝水还可以养鱼,千万别倒了,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而且对鱼还有帮助。
具体方法
1、首先,大家先把空调的水收集起来,装入养鱼的鱼缸。
2、装满冷凝水的鱼缸,放入观赏鱼,这个水可以用来养鱼了。
3、这种冷凝水,它跟露水差不多,对养鱼是非常好的,含有鱼儿生长的营养物质。
4、但是要注意在里面放绿植,因为冷凝水里面是缺氧的,这样不仅节约水还对养鱼非常好。
养淡水鱼需要注意什么
在超市因为鱼放的的密度较大,需要添置些增氧设备。还有的注意水质,养鱼就是养水。水太差了要换水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放鱼前最好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水对水消毒杀菌下。
淡水鱼如何养
淡水鱼饲料
配方1、鲤鱼饲料配方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维生素1%、无机盐1%、抗生素下脚料1%、黏合剂2%、饲料系数2.70。
2、草鱼饲料配方米糠40%、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饲料系数1.90。如另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0。稻草粉80%、豆饼10%,饲料系数4.90,另加喂青饲料,系数为13。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其添加物为(以基础饲粮总量计):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0。红薯藤粉80%、豆饼粉15%、麸皮5%,按基础饲粮总量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为15。
3、罗非鱼饲料配方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0%、食盐0.50%,饲料系数2.27。豆饼35%、麸皮30%、鱼粉15%、大麦面8.50%、玉米面5%、槐树叶粉5%,骨粉1%,食盐0.50%。
淡水鱼要用什么水养
可以的。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矿泉水的差异在于里面的矿物质含量较高,主要钙、铁、镁、铜等金属离子比较多,专业说法叫硬度较高。
矿泉水虽净化去掉了水锈,但仍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对鱼有好处。但如果是原生态(直接采集回来)的矿泉水最好先加入一点明矾(5-8毫克/升)沉淀处理一下杂质,然后加一点食盐进去再室外曝晒几个小时,然后过滤一下再用。
但是不同的鱼,还是用捕获它的所在地的水来养好,那是它最适宜的生活的环境。
不同的鱼种,会对水质有不一样的要求,有些喜欢清洁干净一些的,有些喜欢浮游生物藻类多一些的,就算是同一种鱼,在不同繁殖季节和生长时间,对水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矿泉水是含有溶解的矿物质或较多气体的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片
环境概况
水资源丰富,水酸碱度适中,微生物丰富,水质清澈,溶氧充足,附近无大型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吊养过程
1、收购成鱼
从鱼塘收购健康、鲜活、符合规格的半成品或成品鱼。收购前要进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抽样检测,合格方可收购。运回暂养场过程中不能往装运水体中添加任何违禁药品。
2、池塘暂养
收购回来的成鱼放池塘暂养一个月以上,以恢复和治疗鱼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淘汰弱小个体。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只投活性微生态制剂以调节水质以及培养生物饵料。如果收购回来的是半成品草鱼,则先在池塘养殖到符合上市规格该养成过程需要投喂青饲料(以象草为主),并配以绿色浮性配合饲料。
3、河道吊养
在池塘暂养一段时间后转移到河道的网箱中再养一个月以上。利用河道流水使鱼在游动中排出体内毒素,消耗多余脂肪。或者流水地均可。
日常管理
1、坚持巡塘
在池塘暂养阶段,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检查,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观察水质变化和活动情况,观察是否有病害出现及缺氧浮头现象,观察鱼的体重变化和有无污物、死鱼等,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2、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原则,一旦发生鱼病,可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及时治疗。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要深埋不能乱丢,防止传播病菌或败坏水质。可使用药物的品种有:生石灰、微生物制剂、漂白粉(次氯酸钠),不能使用抗生素。
3、经验小结
1、确保吊水成活率高是绿色“瘦身”鱼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吊水鱼确实存在很大风险,许多农户都不敢尝试吊养,原因有:鱼在捕捞和运输中容易受伤,回来吊养换了环境,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病变甚至死亡;所买进的鱼可能本身带有疾病;环境变化大,易产生应激反应;收购周转资金较多。因此,收购回来的鱼先暂养在与其先前生存环境大致相似的鱼塘,过渡一段时期后再移至河道网箱或者流水池,如此操作可大幅提高鱼体成活率。
2、吊养不是简单的池塘饥饿养殖。虽不投喂任何饲料,仍要注意培养丰富的生物饵料(特别是“水瘦”的时候),确保在不投喂饲料的情况下鱼不会饿死,体质也不会因过弱而发生疾病,这样鱼体肉质自然接近野生鱼。
3、严把收购鱼体质量卫生关,规避药残风险。收购回来的成鱼来自于其他养殖场,尽管在收购前有进行药物抽样检测,但仍然难以保证100%无药残。虽说吊养可让药物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在鱼体内的代谢(休药期),但不是所有药物都能完全降解消失,如成鱼暂养前使用过诸如孔雀石绿类难降解药物,吊水一两个月,甚至吊养半年一年都不能完全降解。
一般来说,池塘高密度养出来的鱼脂肪较厚,泥味重,口感差,有的可能还存在药残。但是经过“瘦身”养殖出来的产品体色光鲜,体质强健,无泥味,少脂肪,无药残,口感好,质量佳,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受到消费者普遍的青睐。经过瘦身的鱼,体重会比原来减轻,但价值却倍增。如一条两斤的大头鱼瘦身后体重会降至1.4~1.6斤,但售价可明显提高,养殖利润较可观。生态养殖或仿生态养殖需要低密度、大水面、长时间养成的鱼品质也很好。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骨鱼生活在淡水区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是一种杂食动物,最佳的生存温度20多度,适合在南方养殖,北方养殖也行,酸碱度保持偏碱性,耐氧能力一般,我们认为是比较虚弱的。属于一种肉食性的杂食鱼类。一般亩放养量为11万尾,水深保持1.4米,成鱼每亩可以放30000尾,集装箱养殖每平方米可以800尾。
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投饵 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病害防治1、氨氮中毒 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黄色粘液流出,全年均可发生。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100公斤鱼糜掺入300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5、赤皮病、溃疡病 病鱼鳍基部充血,红肿,脱鳞,表皮腐烂,肌肉外露。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
淡水观赏鱼的养殖方法
吃水蚤,俗称鱼虫。体色有棕、红棕、灰色、绿色等。鱼虫季节性生长,又有夏虫和冬虫之分。
夏虫在清明节前后大量繁殖,体色血红,个体较大,数量较多,营养价值极高,它们多生活在可流动的河水中。
冬虫数量较少,体色青灰,营养价值较低,它们多生活在静水池塘或湖泊中。鱼虫是淡水观赏鱼的主要饵料,金鱼和热带鱼一生以次为食。
养鹅
养鹅